分類
健康快訊

用對時間與方法,憂鬱就會慢慢好

用對時間與方法,憂鬱就會慢慢好

情緒怎麼來?是我們面對與解讀所遭遇、累積事件或突發壓力時的想法和認知。認知和想法怎麼來?認知和想法是因為社會文化、家庭、教育、性格特質以及生命經驗等等所產生對特定事務的解讀、觀點、喜好或評價等。除了受認知想法影響之外,人也是生物,情緒會受到生理狀態、藥物以及荷爾蒙等等因素所影響。

         諮商時小雯無助哀傷看著心理師,「我已經配合吃藥,但吃了藥讓我噁心反胃,頭昏腦頓沒精神。做了心理諮商好幾次,為什麼我的心情還是開朗不起來?每個人都要我振作起來,讓我更不想說話,我何嘗不想要振作,馬上變好。但是我就是看不到希望,到底還有痛苦多久?

天啊!抗憂鬱劑又不是仙丹,吃了憂鬱症並不會立刻見效!讓你的心煩憂鬱的壓力事件都還在,你的心理認知還沒有調整,吃了藥煩惱並不會煙消散。」這是我真實的感想。陷入嚴重憂鬱的小雯,需要的不只是藥物,等藥物讓你不再那麼憂鬱後,心理師再陪你繼續解開憂鬱心結。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不同的挑戰與險阻擋在生命旅途。有些是別人造成的,當然有些是我們自己造成的。難關一個個過,每過一關,我們的自信心與控制感會慢慢的增高。相反地,一個難關還沒過完,新的難關接踵而來,挫折失誤接連發生,自信心和控制感就被逐漸侵蝕,讓大腦的情緒調節能力愈來愈弱,整個了慢慢走鐘無力。或是突然遭逢的是災難或重大生命變故,瞬間的事件衝擊波太強大,讓人的生命控制感瞬間崩解,將人打入憂鬱深淵谷底。

聽著小雯的無助與抱怨,我緩緩輕聲回應「罹患憂鬱症後,令人感到最痛苦的不是症狀本身,而是來自周遭的不理解。心情憂鬱已夠難受了,大家都給你壓力。吃藥後心情還沒改善,藥物負作用反而讓你更難受!你很擔心憂鬱症是不是沒辦法變化,是嗎? 但請相信,只要你願意繼續配合治療,憂鬱一定會慢慢轉好。」

要走出憂鬱深谷,需要時間和合適的方法,由其是已經憂鬱到連活著的力氣都快沒有的人。

  1. 吃抗憂鬱劑不會藥到病除,要等過了藥物負作用階段,心情會慢慢好轉

抗憂鬱劑是讓意志不那樣消沈,減少自我傷害風險,必須在醫師指示下謹慎服用,治療劑量由小劑量慢慢增加,藥物對情緒的治療效果在二至三星期才會明顯出現。但有部份人吃抗憂鬱劑會有立即明顯的副作用,例如口乾、噁心、便秘、解尿困難、視力模糊、心悸、頭暈、抽搐、顫抖等等。有些患者會產生藥物負作用而畏懼吃藥。在藥物治療初期若有明顯負作用不適,就要立即回診與醫師討論更換藥物。

目前廣泛使用的抗憂鬱藥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製劑」(SSRIs)。這類藥物會讓血清素在大腦細胞間作用久一點,進而減輕與「鈍化」憂鬱感覺。但的 SSRIs 副作用之一是「鈍化」感覺,40% 至 60%患者可能情緒遲鈍,做快樂的事會比較感覺像以前那樣愉快。

此外,當藥效發揮而情緒好轉,並不代表痊癒了!是藥物在血中濃度夠了,撐住憂鬱消沈情緒,達成情緒治標的效果。如果覺得情緒改善就冒然停藥,幾天後藥物在血中濃度不足,藥效消失,心情可能又再次鬰卒。

除了吃藥緩解憂鬱症時期大腦功能的生病狀態之外,近幾年台灣身心科院所積極針對治療對藥物反應不佳或不適應藥物副作用的成人重度憂鬱症患者接受重覆式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rTMS目前健保不給付,需要患者自費。rTMS是將非侵入式的刺激線圈放置在特定部位的頭皮上,透過產生的磁場在腦部誘發微小的感應電流以刺激相對應的大腦皮質,藉由連續且規律的重覆性刺激,進而達到增強或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使失調的腦神經細胞獲得調控,提高大腦神經活性的活動到正常之水平。

  1. 情緒好轉,再進入情緒治療的治本階段-心理治療/諮商,效果加倍

憂鬱症病發時期情緒影響大腦的神經傳導物運作,會導致與常人迥然不同的思考模式,就好像戴著深灰色的眼鏡,世間萬物事理都是負面。漸漸患者的大腦彷彿被綁架了,思考模式就會更固著和偏執。當抗憂鬱劑藥物穩住鬱卒心情後,接下來就輪到專業心理師上場了。

治療憂鬱症的過程大體來說,首先通過瞭解問題成因,做問題解析,再來經由心理師的陪伴和理解,以去理解你造成憂鬱的特殊經驗,並經由探索問題、釐清問題、調整自我、到最後改變這些階段,讓你因為被聽到、被理解、被陪伴而產生改變。透過心理師的專業協助瞭解與釐清造成憂鬱的壓力事件、性格特質、誘發因素、認知思考、行為模式,以及因應方法等,修正與調整,或發展更適應性的方法,提升心理素質與韌性,以及患者更學會了一套應對症狀的自助技巧。經研究證實有效的心理治療有下列幾種:

  • 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關注的是環境因素如何導致患者產生錯誤的認知,進而引起不良的行為。治療的方式是分析與憂鬱症相關的想法與行為,中斷並導正錯誤的連結藉由調整想法、改變行為來改善憂鬱症。
  • 支持性心理治療:是一種,整合了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治療的理論模型和技術。心理師協助患者發展相對積極、健康的認知和行為,以此減輕造成情緒障礙症狀的內心衝突。
  • 人際關係治療:心理師與患者討論自身人際關係與憂鬱症狀間的關聯,找出導致憂鬱的最主要原因:哀悼反應、角色失能、角色轉換、人際關係不良。協助患者檢視問題,並發展出新的角色模式來取代原本缺損的人際關係,適應新的關係狀態。
  • 正念認知治療:運用呼吸與靜坐等方法幫助患者與負面思考和平相處,並利用身體覺察穩定自己,轉化情緒。
  • 心理動力取向治療: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是一種深度的談話治療,心理師引導患者一起探討潛意識帶來的影響或困擾。透過長時間的分析促使患者認識自己的潛意識思想與人格,促成個案對於自身內在問題的了解,然後引起外在的行為改變。
  1. 落實新行為與生活的改變

當你與心理師諮商後你會有新的體悟與感覺。你會知道你的問題是什麼、你為什麼會這樣子、可以如何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你的症狀將會減輕、學習到新技巧、並且決心和動力採取新的行動。但是人類是健忘的動物,一個新的行為需要持續性的堅持與練習才有可能轉變成行為慣性與模式,對你的人生產生正向的改變。憂鬱情緒需要慢慢走出(Go through),在還沒有走出之前,心情難免還是可能會受到未解決的困擾事件、舊有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所牽動,讓你心情時好時壞,甚至對懷疑心理治療的成效。這個時間點,你可以試著緩下腳步,做些安定與疼惜自己的事。你可以參考下圖整理的活動,選擇適合你有效自我安定活動。安定好情緒竹緒,繼續再練習心理師指導的新生活思考與行動模式。

  1. 培養良好的抒心耐壓生活儀式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逆境,我們可能會倒下,但是良好的生活儀式習慣,可能增加生命的強韌度,讓我們有本錢可以倒了再站起來。若你曾受經走過過憂鬱症深淵,在你已經重新找回笑容時,請記得從此時此刻開始培養愛惜自己照顧自己的抒心耐壓生活儀式。

  • 專心正念慢食:吃飯時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專心感覺入口食物在你口中散發的美好。當你專心感知眼、耳、鼻、舌與身的當下,你的煩惱會暫時你的大腦隔開,副交感神經系統就開始活化,修復與療癒你的心。
  • 多做運動:每天有固定做三十分鐘運動是最好,或是每週將運動排入你的行事曆上,一週二至三次。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正腎上腺素提升情緒,做抗阻力肌力訓練,則可以使大腦釋放腦內啡紓緩負面情緒。
  • 曬曬太陽:曬太陽不只是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曬太陽可以增加血清素改善情緒。一早醒來打開窗,讓陽光灑在身上,灌注自然的正能量。
  • 睡眠一定要充足:睡前三十分鐘關上手機,靜心睡前道謝一天的美好,感謝今天你所經驗的人與美好事物,感謝你今天努力的生活。帶著感謝的心祝福自己一夜好眠。
  • 與人談心:情緒是能量,能量需要對外流動才能轉出。與家人好友真心的對話,在傾訴的過程,你才會有機會被理解,更瞭解自己,看到不同的觀點。
  • 做放鬆訓練:腹式呼吸是人生下來就會的呼吸方法,慢吸閉氣再慢吐。你可以利用通勤或午休時閉眼時專心呼吸吐納,讓自己養精蓄銳。下班後做瑜珈也是不錯的放鬆方法,善用短暫空檔時段「關照身體、修復心靈」。
  • 享受獨處時間和自己和好:憂鬱病發時會嚴重地貶低自我價值,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討厭自己。人生旅程是自己一個人走的,自己是什麼,我們自己最明瞭。留給自己時間與空間自己真心誠實對話,無關別人是否覺得你是好或是壞,而是你自己也相信、無需他人評價的。

深陷憂鬱症的當下,一切都會變得很難很辛苦。當你的思緒被感覺被困住被綁住,只要你願意伸出手,希望都會在。沒有過不了的情緒,只是把時間留下,讓自己靜下心,來找到適合自己方法,一切都會慢走過。

和一健康心理師 陳基榮臨床心理師整理

分類
健康快訊

面對季節性憂鬱,您該怎麼辦?

面對季節性憂鬱,您該怎麼辦?

         

十二月下班走出辦公室天色早已昏黑,雖然路樹建物上纒滿了五彩眩目的耶誕燈,瑟瑟寒風吹著路人行色匆匆,節慶的歡愉掩蓋不住心中淡淡哀愁與感傷。有一群人到了這個缺乏陽光普照的季節,心情都總覺得憂憂悶悶,對工作與生活提不起勁、看到美食也沒有食慾,有時只想癱軟瑟縮在被窩裏。嚴重時甚至會莫名哭泣流淚,甚至想結束生命。這種情況若反覆幾年如此,這可能罹患了季節性情緒疾病。

       季節性情緒疾患(Season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又稱冬季憂鬱症(Winter Depression),患者至少連續兩年出現季節性的情緒障礙,主要症狀會有憂鬱、無力、無價值感、難以專注、食慾改變、睡眠障礙等重度憂鬱症狀。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目前全台約有200萬人承受憂鬱症之苦,其中重度憂鬱者約125萬人,但卻僅有1/5患者願意接受治療。SAD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有良好的健康狀態,但到了冬季容易會感到憂鬱,春天日照較充足後症狀會逐漸改善。少部份SAD患者在未規律治療或反覆出現憂鬱症狀無法排解,而轉變為重度憂鬱症

           SAD是憂鬱症的一種類型,通常好發在冬季。若是只有在冬天才會覺得季節性的情緒低落,低落情緒可能持續數週並干擾生活,建議需要諮詢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評估或就醫治療。SAD的主要症狀如下:

  1. 持續的心情低落
  2. 對原本可以感到快樂的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感感受不到樂趣
  3. 感覺容易被激起情緒;易怒
  4. 感到絕望、內疚、不合理的罪惡感與毫無價值
  5. 白天時感覺困倦與昏昏欲睡
  6. 睡眠長度比往常長,但早晨仍是難以起床
  7. 渴望與嗜食碳水化合物,導致體重上升

       SAD的病因有很多,相關研究顯示SAD患者的情緒波動與陽光有很大關連。陽光是人體功能的重要計時器,缺乏陽光可能會使得大腦中「下視丘」無法正常的運作,進而使內在系統的生理時鐘失調,影響血清素、褪黑激素、多巴胺、Y神經胺的分泌,進而影響情緒穩定性。

        SAD有多種治療方法,除了抗憂鬱藥和光照治療(Light therapy)之外,認知心理治療可以協助調整負面想法,對SAD治療是很有幫助。患者可以在心理師指導下做「心情日記」練習,強化情緒的覺察力,歸納外界生活壓力事件、個人認知想法與情緒的連動關係,進而透過調整理性與合宜的思考來改善情緒。除r此外,目前台灣已引進一種非侵入性、無創的經顱磁刺激(rTMS)與Deep TMS治療法,對久藥不癒的憂鬱症患者有不錯的療效,是傳統藥物治療外的最新選擇。rTMS是透過連續且規律的重複性電磁脈衝,在腦部誘發出微電流,重覆刺激失調的大腦皮質區,使掌控情緒相關的神經迴路增加活性。這類治療目前尚未有健保給付,必須自費接受療程,每一療程通常包含10 次治療。若憂鬱症反覆發作且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可以與醫師的溝通,以新科技對症治療,提供讓大腦重拾快樂的機會。

        腦科學研究指出有部份憂鬱症其實是腦神經系統失調狀態所引起,病發時大腦前額葉的活性降低,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失衡,使得大腦無法調節情緒。因此使得患者會無能為力脫離憂鬱漩渦。憂鬱症患者除了個人身心困擾或失能外,無法控制的負能量也會感染給周遭親友。時間久了,沒有多少人會承接不住憂鬱症患者的負能量而遠避之,讓患者愈來愈孤單。因此,如果感覺自己或身邊親友的情緒低落二週以上,對什麼事都無感或沒動力。最好儘早接受治癒,才能早日將自己拉出泥淖,減輕親友的負擔,讓生活恢復正常平靜。

冬季草木凋零,但仍有希望的光;相信有光,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和一健康心理師 陳基榮臨床心理師整理

 

分類
健康快訊

【醫學】一年一次!降低失智風險!是什麼方法這麼棒?

一年一次!
降低失智風險!是什麼方法這麼棒?

失智症(Dementia),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大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其他原因所致之失智症;三大類中,最常見的為退化性失智症,其下又以下面這三個次分類型為大宗: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無論是何種失智症,一旦罹患了,都將大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也連帶地影響身邊家人,因此失智症的預防便顯得格外重要。令人雀躍地是,近年來,開始有研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 接種流感疫苗的人,失智的風險較低!。在2016年2020年,台灣的優秀研究團隊發表了兩篇論文,分別指出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及慢性阻塞型肺病之患者,接種流感疫苗將使失智症罹病風險顯著降低!在2021年,美國亦有研究團隊發表論文,針對退伍老兵作追蹤研究,也發現類似的情形:與未接種任何流感疫苗的患者相比,有接種流感疫苗的長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顯著較低,且隨著施打的劑數越高,該失智症風險的下降趨勢看起來有些許的劑量效應關係。

隨著相關研究越來越多,在2022年,發表於《Ageing Research Reviews》的論文,其針對現有的數篇研究作系統性文獻回顧統合分析,其中囊括了9篇論文數據,共292,157位年長者,經過校正了干擾因子後,流感疫苗的注射減低罹患失智症風險的效果依然顯著存在雖然這篇統合分析實際納入的研究論文數不算多,但其整體的收案數已達數十萬人,且原始論文屬於世代研究,有很棒的參考意義。

總結來說,施打流感疫苗的副作用普遍來說並不強烈,若除了能降低罹患流感後的重症死亡率外,還能顯著降低年長者的失智風險,在筆者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個絕佳的預防醫療方式!此外,筆者亦會建議年長者每年施打,以增強其預防的效果。除此之外,在特殊營養品介入部分,建議可以參考過去文章,適當給予年長者補充。

分類
健康快訊

【心理】大腦永保青春的方法

大腦永保青春的方法

某家人力銀行針對全台30-45歲上班族進行「腦年齡大調查」,發現1,020位平均年齡32.2歲的台灣上班族,雖然正值年輕力盛,但腦年齡卻已高達52歲,平均腦年齡退步將近20歲!其中更有超過五成以上的人坦承深受「記憶力不足」與「專注力不足」的困擾,例如話講到一半,忘了講到哪?用力想也想不起老闆剛才交辦的事情,無法集中思緒,總是覺得頭昏昏腦頓頓…導致工作效率大受影響。

工作時保持思緒清晰是確保工作品質的基本要素,精神狀態不佳易造成失神誤判或反應錯誤,都可能影響工作的成敗。簡單來說,請款計價時少輸入一個”0”,將造成十倍的損失。因此同仁們想盡各種方法,像喝雞精、咖啡、提神飲料,或嚼口香糖等,來補充體力暫時提振精神。但除了蠻牛、雞精、咖啡或口香糖之外,還有那些有效方法可以活化大腦,確保腦部年輕,讓我們在上班時有清晰的思緒呢?

充足的睡眠睡眠是恢復腦力最簡單的方法,每天適當睡眠休息,讓腦部能夠在沒有外界刺激下進行調息與及修護。研究調查,午間工作空檔打個小盹(10~15分鐘),對腦力與體力的恢復效果最佳。此外,養成健康的睡眠衛生習慣,減少使用干擾睡眠的物品(煙、酒、咖啡因飲品),以及避免在睡前傷腦筋,是有效幫助入眠,讓腦力恢復的方法。

冥想如果你中午沒有午休打盹的習慣,您還是要利用午休的時間讓腦部適當地調息。放空冥想是很好的調息方法。研究發現學生在午休時練習冥想,改變大腦結構,提升大腦的能力並提昇學習成效。冥想更可以減緩老化,讓身體更健康,比現在流行的健康飲食和運動更有效,甚至可以降低老年癡呆症(阿茲海默症)的發生。您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很多冥想放鬆的輕音樂,午休時閉上眼戴上耳機,給自己一趟冥想放空的心靈旅程。

Play Games研究發現適當的活化整個大腦功能可減緩腦部功能的退化。例如打麻將、玩桌遊都可有效預防或減緩老年失智症的情況。我們平常都用習慣用大腦某些特定部位來思考事情。如果在工作的短暫空檔時間,能夠玩一些挑戰思考或反應速度的遊戲,例如:數獨、手遊、或是簡單的俄羅斯方塊等,都激化大腦不同區域運作,可有效維持腦部整體功能的平衡。此外,玩遊戲也可適當舒緩工作壓力,抵消負面工作情緒。

運動運動除了有益身體健康,舒緩工作壓力之外,研究顯示規律從事有氧運動時,可以活化大腦中前額葉及顳葉(大腦側面)的灰白質。這些部位的活化將有助於腦部認知功能的運作正常,提昇記憶力及預防腦部功能退化。

社交活動持續的壓力與負面情緒是大腦健康的殺手。定期參與社交活動,例如上教堂或去廟裏拜拜,與家人或好友聚會聊心,或做社區公益活動等等。互動中彼此相互支持與分享正向情緒,可有效改善壓力與轉化負面情緒的對大腦的損害。

看到這裏,您記得剛才分享幾個讓大腦永保青春的方法呢?如果您想不起來,先別緊張,不一定是失智症,有可能表示您剛才心不在焉或是已經用腦過度了!不要緊張,再看一遍,然後關上電腦,讓大腦調息一下。一起做做有益大腦健康的活動吧!

分類
健康快訊

【心理】上班族必懂的日常恢復密技

 上班族必懂的日常恢復密技

好好休息,說得容易,要做到是很困難。有誰能真的做到,午間或下班時段完全不處理公事呢?不論這份工作是不是你的最愛,就算是你的志業,你也必須要懂得休息與恢復的秘訣,並且刻意專心地練習,它才會有成效。如果你不去刻意去做,這些觀念也將只是存在腦中的想法,不會讓你的生活啟動正向改變。

大家常說運動是最好的抒解工作壓力方法,下班後找幾個同事唱歌小酌也不錯。但是有多少人可以下班後去運動或歡樂一下?絕大多數上班族在成家育兒之後,這些放鬆休假的活動就成了奢望。到底有什麼方便的方法可以真正讓身心調息?要如何做呢?以下幾個建議,建議你現在開始執行,逐步建立自己的恢復模式。

  1. 關機讓自己專心充電:午休時間遠離三C
    窩在OA隔間裏邊吃午餐邊盯著電腦或手機螢幕,就像是關在雞舍的雞。吃飯只是補充熱量,下午繼續再戰(下蛋)。人要能感覺活著,最重要的是專心活在當下!你可先從吃開始改變。離開辦公桌,放下工作,專心品嚐與感受每一口飯菜的滋味,感受你的食物在你的味蕾的對話。享受片刻味覺感官之旅後,再找個安靜的空間,閉眼打個15分鐘小盹。
  2. 每日留點時間與家人交心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家庭和成就自己。如果你無法在下班後完全將工作放下,但請記得,回到家中後要留給家人和自己一段說話的時間。習慣每一天花十五分鐘專心聆聽家人這一天的經歷,用心去傾聽體會他們的成長與改變,讓自己在家庭中找到工作的動力。
  3. 花時間和自己獨處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沒有持續補充燃料的車,是無法開遠的。成功的工作者都會有讓自己停頓的空檔。你必須為自己建立一個固定的OFF動作,讓身心停頓、放鬆、沉澱。可以是規律的運動、可以是閱讀喜歡的書籍或聆聽音樂。現在你可以在網路找到許多幫助沈澱思緒的白噪音軟體,例如Relaxio APP。你可以試著睡前專心聆聽15分鐘,讓自己放鬆和內心獨處。
  4. 專心睡覺遠離數位裝置
    一整天大腦一再被電子郵件、社群媒體與網際網路所纏繞,不僅能量會快速消耗,腦電波和交感神經紛亂。睡前半小時要遠離科技產品,讓自己大腦冷却下來。設定好鬧鐘,將手機放下,然後安靜坐做沙發上慢數深呼吸的次數。在慢吸慢吐的深沈呼吸中,將自己一天的紛擾放下,再上床睡覺。
  5. 正確回應焦慮與煩憂
    夜半夢迴難免心中的煩憂會浮現擾亂睡意。如果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或是夜半醒來難在入睡,請你不要強迫自己入睡。逼自己睡覺只會讓自己更焦慮而更加清醒。如果你心有牽掛而輾轉反側,就別繼續賴在床上。不妨嘗試起身喝杯温水,動筆將煩惱轉化為文字。因為,動筆將想法訴諸文字,能幫助你發現解決繁雜問題的新方向。寫下之後,告訴自己,已經努力了,現在可以放下安心休息。

職場是一場馬 拉松賽跑,懂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步伐和速度,能夠成功平安跑到終點的人才是贏家。千萬別想像頭獵豹全速衝刺跑完這一場競賽,燒燼自己換得一身傷病和一包包藥物。如果你經常感到難以卸下壓力,或是早晨醒來總感覺難以恢復活力,你該緩下腳步檢視自己。不妨撥通電話到和一診所,讓和一診所專業心理師陪您一起跑這場職涯馬拉松。

(by:陳基榮臨床心理師)

分類
健康快訊

【心理】和內心對話、善待自己!

和內心對話、善待自己!

當遇上危險害怕的事,會擔憂、緊張害怕甚至恐懼的心情這都是人之常情。當危險消失,這些感覺自然會下降。但是從小我們被教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我們會記住傷痛,擔心厄運降臨,心會有所求,更害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因此就算是眼前的危險已經消失,但仍無法戰戰兢兢不敢懈怠。這種患得患失的想法久而久之讓自己隨時處於焦慮的壓力狀態,片刻都無法放鬆,甚至會持續出現焦慮的心理(憂慮、暴躁、精神難以集中)、生理(肌肉酸痛、顫抖、心跳加快、出汗)反應。根據世衞於2016年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罹患憂鬱及焦慮症的人口上升50%,全球總人口的10%正承受焦慮或憂鬱痛苦,這些情緒問題日益嚴重,即使成功人士也難以避免。

「焦慮」是一種持續性的無助心理反應,是「你不相信自己能解決這種問題。」 「擔憂」是控制不了周遭的人事物,所衍生的緊張感。 因此要降低焦慮和擔憂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處理外在壓力的能力,讓自己有本事有辦法處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但是我們並非全能,世事並非我們都可以掌握。在我們提昇自己本事之後,盡人事之後,就要學會聽天命,放寛心善待自己。以下介紹幾個因應壓力,減輕焦慮的實用方法:

  1. 接納焦慮,學會自我對我:焦慮很正常,認知心理學家貝克指出「焦慮其實和呼吸、睡覺一樣,是人們必然經歷的狀態。」。焦慮是刺激你要做出有效的行為排除危險,因此在覺察到焦慮後,先接納它,感謝它在提醒你,不要急著抗拒或逃避它。
  2. 自問自答,換腦思考:人在忙碌時會用自己的過去經驗來反應。這些經驗可以快速反應,不需要花心思判斷。但這些經驗慣性並非根據事實,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你必須不斷思考、自我對話,才能找出更平衡的觀點,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
    (1)問自己「我在害怕什麼?真的會生嗎?這會導致什麼結果?」有些焦慮是「誇大的危險」,自己嚇自己,事實並沒那麼嚴重。把可能產生焦慮的事項,列成一張清單,並理性分析,該處理就需要正視、處理它。

    (2)問自己,「現在的方法有幫助?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思考當前問題嗎?」。問自己「其他有自信的人,他們會怎麼看待這件事?」「當我情緒平靜時,我會如何看待這些恐懼?」
  1. 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有些難題的解決是需要時間,如果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接下來就懂得善待自己。問自己「現在怎麼讓我自己好變得更好一點,讓自己更喜歡自己?」。安定自己,讓自己保持在最好的狀態,等待時機。
  2. 善待自己,善巧婉拒:每個人是24小時,提醒自己多愛自己一些,給自己一些時間與空間休閒,不要只忙著照顧別人,期待你的犠牲付出可以獲得別人的肯定和回報,要適度說「不」。家事不要全攬。選擇先做重要的事,把不必要做的事從行事曆上剔除。
  3. 充足睡眠:戶外運動 懂得欣賞美好透過音樂多做運動對身心都有益,有氧運動更能紓解壓力,包括慢跑、游泳、行山等等,如天氣許可建議在戶外進行,一邊運動可一邊看沿途風景,對治療情緒有很大幫助。透過聽音樂、唱歌或玩樂器,讓自己投入到音樂世界。
  4. 靜觀練習:靜觀的哲理源自佛法,同時也是自我認識及培育生活智慧的過程,時至今日用作治療情緒已非常普遍。許多醫學研究亦證實,靜觀練習可轉變腦部結構以及腦神經活動,從而帶來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
  5. 降低干擾:避免咖啡因,其實腸道與腦部關係密切,足夠的纖維可以令腸道健康,對於腦部運作有很大幫助;亦可攝取更多葉酸和維他命B12,以舒緩焦慮跡象。此外,焦慮症患者應避免接觸咖啡因食品,因咖啡因會刺激腦部,令焦慮情緒不得紓解。
  6. 充足的睡眠:對大腦健康非常重要,同時晚上及睡前要遠離電子產品,因為螢光幕所釋放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產生,然而褪黑激素對入睡和維持良好睡眠非常重要。

(by陳基榮臨床心理師)

分類
健康快訊

【心理】後疫情健康促進 「腦健康與失智預防」

後疫情健康促進 ~ 腦健康與失智預防

根據知名期刊《EClinical Medicine》的研究統計,新冠肺炎病毒對人體十大器官系統造成影響並產生後遺症,較常發生的的症狀可分為四大類別:

一、神經症狀:焦慮、失眠、憂鬱、腦霧等(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障礙)。
二、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等。
三、呼吸道症狀:咳嗽、喘、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
四、其他症狀:肌肉易痠痛、夜尿、心律不整、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等。

國內今年不少染疫者在康復後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而腦霧(brain fog)是常被提到的症狀。部分人在感染隔離期與復原後仍持續有焦慮、恐懼、專注力渙散、健忘(記憶力下降)、遲鈍(思考理解力退化)、倦怠,或其他不舒服困擾。重返工作後有人甚至出現一瞬間忘記自己在哪裡、忘記電腦開機密碼、想講的話突然卡住,類似失智症初期的失語症狀。甚至有人會擔心是否新冠肺炎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腦損傷,將來更容易罹患失智症。

腦霧可視為一種大腦功能暫時卡住或當機的表現,通常會發生於有睡眠障礙、身體慢性發炎、長期情緒困擾、免疫疾病等病患身上,甚至更年期都可能出現腦霧。當身體發炎,免疫系統開始作用造成許多發炎物質產生,發炎物質都有可能干擾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造成腦部功能干擾。20~60歲的青壯年因為工作與生活需要大量用腦時期,暫時性的腦部功能干擾容易讓我們覺察到腦霧情況。大部分腦霧的症狀可能是可逆的,待造成腦霧的原因改善後,腦霧也會改善。

失智症起因是神經退化或腦部損傷造成記憶力與認知能力的持續退化,發生年齡大多在60、7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早期容易出現腦霧、專注力與思考力下降,以及記憶力變差情況。隨著腦部持續退化,使患者記憶力與認知功能逐漸減損,最終喪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最新國外研究結果顯示,年長染疫重症者出院一年後被診斷為失智症的比例,是輕症或未感染長輩的15倍。主要是因為年長者染疫後所產生的發炎物質使得大腦神經傳導功能更加惡化,增加失智症風險。

長新冠的腦霧後遺症是否會提高青壯年失智的風險,目前尚待醫學追蹤調查。但腦霧並不只是新冠肺炎染疫者要關注的情況,重度用腦的職場工作者亦需注意大腦健康,一旦覺察出現腦霧情況,建議採取以下方法來改善:

  • 計畫、規劃你的一天行程
  • 製作合適你的每日固定行程
  • 用APP或便利貼提醒自己,或寫下重要資訊
  • 遠離使你分心的事物
  • 持續使用你的記憶力,試著不要每件事都倚靠清單

要如何維持大腦健康,減少或避免腦霧或失智發生,建議可從生活型態改善作起:

  • 睡眠充足:恢復體力,提升免疫力,減少腦中類澱粉蛋白的沉積造成大腦病變(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主要病變) 。
  • 有氧運動:長期一周三天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皮質增生,提升大腦功能。持續運動可降低36%罹患失智症機率。
  • 減少菸酒使用:抽菸會讓人體加速氧化產生更多的自由基,使神經細胞死亡,也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吸菸者罹患失智症較未吸菸者高45%。長期飲酒會導致大腦退化,會使失智風險加倍,若飲酒量超過建議值,且喝到失去意識,失智的風險會提升到136%。
  • 地中海飲食:飲食中多含橄欖油、深綠或色彩鮮艷的蔬菜、水果,減少紅肉攝取,適量堅果等地中海飲食方式,可有助於抗發炎、抗氧化。
  • 補充魚油:魚油中EPA與DHA等可抗發炎與保護神經的物質。
  • 調節生活壓力,每日放鬆練習:壓力會讓血壓增高,長期會影響心血管和腦血管的運作,增加血管型失智風險。每日睡前練習腹式呼吸或冥想讓肌肉放鬆,有助於釋放壓力並幫助睡眠。
  • 多參加社交活動:研究顯示適當社交活動可改善情緒與訓練思考。
  • 保持身心愉快:情緒好,大腦自然清明。常有煩惱掛心、常心情低落者,建議適時向專業人士或EAP尋求協助。

醫療技術發達,器官損傷可透過器官移植讓功能維持運作,但大腦與其他器官不同,人不能換一顆大腦而存活,在我們終老前要維持適當功能,就必須用心關注它、保護它與照顧它。大腦健康,人生才會圓滿。

(by:陳基榮臨床心理師)

分類
健康快訊

【心理】活在當下,邁向成功

活在當下邁向成功

在進行諮商時,經常發現很多人都知道造成困擾的原因與解決方法,但是要他們改變舊有的行為習慣時,他們都會說出千百個理由來解釋為何無法改變,或是不切實際期待上天眷顧或貴人相助,把讓一切困擾自動消失。但往往事與願違,讓自己的人生繼續卡在困境難題之中,對未來或改變逐漸不敢期待與無奈。

任何人都經歷過失敗的過程,失敗會令人挫折怨懟。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並非「失敗」本身,而是面對失敗後的「態度」。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曾做了一個實驗,實驗中他先要求兩組人分別做一個難解的管理測驗,所有受試者第一次做都是失敗。之後他告知第一組受試者,這個測驗是鑑定他們的能力。但告訴第二組解題的技巧是可以持續修正的,測驗目的只是希望受測者有機會進步和練習。實驗結果發現,第一組認為他們在接受能力檢定的受試者,在第一次失敗後會認為自己的技能不合格,在給他們重新做一次同樣測驗時,結果幾乎沒有改變。但第二組受試者則將每個挫折視為學習的機會,在第二次解題嘗試時,提升解題的方法和能力有明顯改善。

從這個實驗發現要如何不被失敗擊倒、將失敗轉化為動力重點是面對「失敗」心態

一、活在當下,不沈過去或擔憂未來後悔過去所做的事情,或是對還沒發生的事情感到焦慮,只是耗費現在的心力讓我們失去手中的—現在。

二、別讓恐懼限制了你的機會人的行為會有慣性,人們常常後悔自己先前因害怕改變需要重新適應而不敢採取行動,克服改變的恐懼的方法就是問自己:改變後失敗後會怎樣?把失敗的後果全部想過一次,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根本沒什麼好損失的,恐懼也會大大的減少。

三、期待一夕成功成功是一點一滴累積成功是要先累積平日的小小成就的量變,時機成熟成就的量變才會轉化成功的質變。只要你願意今天比昨天精進1%,累積30天後你就會精進 34.7%,累積1年,你就會精進3778.34%。

四、掌握輕重緩急,不要為了瑣事浪費時間成功是因為專注投入,將時間被有效率的運用,而不是做了多少事。檢視自己的目標與工作,簡單以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二個軸向區分成四個區域。找到事情的核心,將你的時間和資源重新分配。至少把的心力和資源的50%以上投入在重要/不緊急區域的工作,減少在不重要/不緊急瑣事上浪費時間。

  不管你的過去是成功或失敗,最重要的是從現在起的正向改變和持續的執行力。人生旅途上不可能順風順水,如果你發現自己卡就過去或糾結於未來,請記得找專業心理師談談。一通電話,心理師與你一同找方向,邁向成功。

(by:陳基榮臨床心理師)

分類
健康快訊

【醫學】吹散「腦霧」-改善晃神與健忘

吹散「腦霧」,改善晃神與健忘

工作繁重熬夜加班,疫情打亂生活,煩心事情一件又一件,是否讓你過度燒腦?常常突然失神健忘,感覺大腦昏沉「當機斷片」?一下子就記不起剛才做過的事?想不起剛才誰說過的話?東西過目即忘?打開電腦檔案,卻忘了要查什麼資料?

      這可能是腦霧現象(Brain Fog,是「專注力」、「記憶力」,以及「思考理解力」大腦3原力產生失調、退化的綜合表現。好像大腦卡在濃霧中,心智功能運作混沌昏沉。腦霧是大腦暫時性受到身體疲倦、情緒或壓力等心理因素所干擾,大腦無法有效處理訊息。如同電腦CPU過熱,運作效能會變差,但CPU還算正常。只要休息調整,情況就會改善,大腦3原力就會恢復。反之,如果有腦霧現象卻不做預防或調整,腦霧現象就會惡化,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增高。

      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建議要做大腦3原力的「趨吉與避凶」功課,改善腦霧情況:

趨吉—促進大腦3原力覺醒

  1. 睡個好覺:充足深層的睡眠,有助腦細胞的自我修復,讓記憶凝固並清除大腦的代謝物。
  2. 儲存「腦本」:持續學習新的事物,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或專長,刺激與活化腦細胞。
  3. 保持樂觀,參與社群:參與社交與持續學習,讓生活多元,可使大腦持續開發與活化。
  4. 吃得健康:「地中海飲食」被證實能預防老化和失智的飲食方法,深綠色蔬菜和水果,食用富含omega-3的植物油如橄欖油,深海魚以及堅果能為大腦提供保護。
  5.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提升大腦3原力,讓焦躁和憂鬱緩解,讓睡眠更加深層有效率。
  6. 運動習慣:有氧運動可強化腦部、血管、肌肉骨骼的機能,對都大腦健康有幫助。

避凶—減少大腦3原力的損傷

  1. 遠離疼痛和慢性發炎:疼痛是身體和你溝通的語言,必須要及時適當地治療,避免慢性發炎和疼痛干擾睡眠,影響大腦功能的正常運作。
  2. 不接觸ABC:研究發現酒精(Alcohol )、檳榔(Betel Nut)和香煙( Cigarette)是有害大腦,增加失智風險。
  3. 正確處理憂鬱和寂寞情緒:憂鬱和寂寞會讓大腦萎縮,並容易使身體出現發炎反應。避免腦霧、失智找上門,保持樂觀心情與正向友善的人際關係是必須的。
  4. 控制血壓和血糖:血壓和血糖不穩定會增速大腦細胞老化,並增高腦部小血管病變與中風的風險。若已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就必須控制飲食與規律運動。

      一時的腦霧,並不是失智!若你有腦霧現象,除了好好休息,更重要的是全盤檢視與調整生活作息、飲食、工作壓力、運動與睡眠等的習慣。若腦霧已影響工作或日常生活,請儘速至醫院神經內科或身心科檢查,早期發現,儘早調整,才能還你一個健康清新的大腦!

 

(by和一診所心理師陳基榮)

分類
健康快訊

【醫學】肥胖與環境職業醫學

肥胖與環境職業醫學

肥胖一直是醫療上的重大議題,無論是藥物或飲食介入的方式都已發展多年,然而針對環境職業風險因子對於肥胖的影響,一直以來卻較乏人問津,因此本文將針對環境職業醫學領域作簡介與討論。

首先簡單介紹環境職業醫學,其分為環境醫學及職業醫學兩大領域。顧名思義,環境醫學探究「與環境相關的人類疾病」,常見議題如:空氣汙染、水汙染、內分泌干擾物質等等,職業醫學則探究「與職業相關的人類疾病」,常見議題則如:重金屬暴露、有機揮發物暴露、人因性危害、工作時間過長等等。

關於職業醫學相關的肥胖風險因子,於 2021 年,Stephanie Myers 等人分析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Quality of Work Life Survey 的 1150 位收案數據,發現夜班工作及藍領工作(相對於管理職)皆與肥胖有顯著正相關(Myers S et al, 2021)[1];而在 2020年,C. Di Tecco 等人分析義大利 Italian Workers’ Compensation Authority(INAIL)收案的 8000 位勞工數據,亦發現類似的結論,在經過性別的分組及校正干擾因子後,女性勞工輪值夜班與肥胖有顯著正相關(Di Tecco, C. et al, 2020)[2]。由上述可知,在肥胖患者的介入治療時,是否輪值夜班以及如何調整將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關於環境醫學相關的肥胖風險因子,於 2020 年,Radhika Gupta 等人針對環境肥胖因子(environmental obesogens)作了綜合文獻回顧(Radhika Gupta et al, 2020)[3],其對於環境肥胖因子的定義為:會影響體內脂肪平衡(lipid homeostasis)、促發脂肪新生 (adipogenesis)及脂肪堆積(lipid accumulation)的化合物,其中較為人知的幾種環境肥胖因子有:雙酚 A(Bisphenol A)、塑化劑(Phthalates)、有機磷(Organophosphates)等等;雙酚 A 及塑化劑由於其工業應用極廣,在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有機磷則較常出現在農業應用之上,但亦可能透過農產品進到你我的生活當中。因此,在治療肥胖患者時,亦應適當考量其環境風險因子的暴露情形。

另外,近年來針對青少年期甚至兒童時期肥胖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於 2018 年,Kim Lichtveld 等人針對孩童時期的肥胖風險因子,區分成 chemical stressors 及 non-chemical stressors 來作細部討論,在環境類別因子中,便提出了幾項潛在因子:二手煙暴露、持續性的有機物暴露、雙酚 A、塑化劑、殺蟲劑、空氣汙染等等(Lichtveld K et al, 2018)[4]。綜上,環境醫學及職業醫學領域中有許多會影響到肥胖的潛在風險因子,除了風險因子的暴露有無,劑量、暴露時間、暴露途徑等等皆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若在治療肥胖患者時能一併納入評估並且改善,相信未來將能更有效地幫助患者達到成功健康減重及不復胖之目標。

(by和一診所院長賴昆暉)

LINE ID:@hoi29585225
掃描行動條碼即可將官方帳號加入好友